關于微景通
景區營銷,讓景區先活下去!
發表時間:2018-05-16
前言: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未來發展的目光調整為景區開發建設,各地的純旅游,地產旅游,旅游地產。無論其核心目的何在,但投資方的投入了大筆投資卻換來的是門可羅雀的凄涼。
“企業沒有盈利就是犯罪”西方經濟學家這句話雖然直白,但確實是景區投資方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籌建及景區運營經驗認為,存在經營困難的景區除了有開發方面的失誤外,主要還存在著景區市場營銷錯位,導致景區不能迅速形成收益,從而形成“爛尾景區”或者夭折的景區。
景區營銷,當先解決讓景區活下去的難題,然后才是發展!
在我們討論景區營銷前,我們要正視一個問題,景區和一般商品不一樣,任何一個景區(主題游樂園除外)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不可替代的,不能說迪拜的大富翁用土堆一個和華山一模一樣的山,就是華山,充其量也是一座華山的高仿產品。
景區開發的老板們,不要氣餒我們的產品如何如何,凡是錢能解決的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從思路上破位,形象品牌推廣,口碑形象塑造,渠道市場建設,管理執行落地等系統性建設著手,實現景區營銷的快速突破。
1、提煉產品特色,宣傳品牌亮點
中國是個山寨大國,景區的宣傳口號也是這樣,全國景區廣告避暑勝地不勝枚舉, 美景區比比皆是。同質化假大空的宣傳口號,不僅不能夠使景區樹立差異性的品牌形象,而且會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河南云臺山,山水俱佳,夏日清涼,飛瀑流泉。如果是天天打著”避暑勝地云臺山“估計大家會想”避暑---格力空調是首選“。但是云臺山一句”云臺山峽谷奇觀“再加上唯美的畫面,創造了多少人流量。

所以景區要認真思索你的核心亮點是什么?絕不要告訴游客你的山有多高,能高過喜馬拉雅山脈的群峰?你的水有多好,巴厘島比你好多了?營銷總監們好好想想你老板投資的地方有什么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不一定是大山大水,一定是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東西,然后認認真真的構思和包裝。
2、 重視活動策劃 ,創造口碑效應
企業管理中有一個重要的理論是”馬太效應“即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從景區方面來翻譯就是,越火的景區越火,越淡的景區越淡。
景區要火僅憑廣告只能是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原始農業。活動策劃就像現代農業根據市場需求來播種,好的活動策劃就是稀缺農產品可以有個好收成。
所以,成熟景區在活動策劃中一定要有特色,如張家界穿越天門洞,新景區要做的首先是要找個托底的單位,合作搞活動,合作來雙贏。

活動不一定要多精彩,但是一定要頻率高,通過高頻運作來收集市場回饋信息,為下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一定要保障安全。
3、優化渠道路徑, 聚焦細分市場
現在旅游市場隨著汽車的快速普及,使人們來一場“想走就走”的旅游成為現實。 以親友團,愛好俱樂部組成的小團隊增加強勁,傳統的旅行社市場份額整體處于下降趨勢,很多景區的市場操作者,明知現狀,在渠道的開發上卻抱著老經驗不放。
景區市場開發必須結合景區特色產品,主打細分市場,或婚紗基地,或拓展基地,或自駕基地,或騎行基地。認真做好一個,成為細分市場王者。這細分市場這塊深耕,避免和成熟型景區死磕,獨辟蹊徑。
4、 內控強化落地,話多不如實干
筆者工作這些年來,還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非常多的景區由于老板多是初次經營景區,渴望招募到專家型人才,可是很多所謂的“精英”卻常常讓企業無語。
除了一些企業文化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這些精英常常是有問題的提出者--口若懸河,解決問題的閉口者--榆木疙瘩,實際工作的無能者--不動如山,不僅浪費了企業有限的資金也浪費了個人的大好年華。

每個景區都有很多問題,只有不斷的去嘗試和解決問題,景區必然會成為新熱點。所以,找到合適的景區職業經理人或者操盤手,是每一個景區投資商必須慎重對待和選擇的問題。而,景區營銷經理人,也必須務實,并且不斷的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只做問題的發現者和造夢者,不能夠切實的解決景區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成了個擺設,被景區稱呼為騙子!
5、端正自我心態, 客觀務實戒躁
當然,前文主要講了操作者的一些方向性問題,但是企業中的老板,還需清醒認識,筆者在多年和景區投資方交流以來,多發現一個問題,說起投資來是信心滿滿,好像景區一年100多萬客流就像 家常便飯似的,殊不知,勿論百萬級以上的客流乃至三十萬以上(國家4A客流人次評定標準是經過多年系統摸索,綜合大量數據才確定)的景區都經過多年默默建設和積累才能成就今天的人流量。建設景區不容易,但請老板各位老板能夠端正心態,客觀務實的看待景區發展趨勢,雖然有點煎熬,但是前景絕對利好。
老板端正心態,也是景區營銷可以正常開展,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的基礎。所以,景區營銷當注意結合景區的實際情況,先讓景區活下去,和投資商一起,共同創造景區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