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景通
小微解讀: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
發表時間:2016-01-27
5月中旬,騰訊公布了2015年微信APP的業績報告。行業分析公司Curiosity China根據微信業績制作了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如何從這份報告背后看出騰訊微信生態的發展與移動互聯網方向的變化,待小微慢慢的和你解讀這個報告。
1、微信2015表現
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結合易觀2014年6月發布的《2014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統計報告》(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達到6.86億)數據分析,80%的中國網民已在使用微信。且使用人數仍呈現上升趨勢。
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85000個,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4億左右。
加之微信6.0以及在春晚上的紅包造勢,發展微信支付,完善APP生態與產業閉環,已使得微信漸漸由一款社交通訊APP,轉變為一個生活服務功能平臺。微信已不單單只是一個充滿創新功能的手機應用。它已成為中國電子革命的代表。覆蓋90%以上的智能手機,微信正在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
(小編表示微信和通話、聯系人都是放在主菜單欄的)
2、微信使用人群分析
微信用戶的男女比例為1.8:1,男性用戶約占了64.3%,而女性用戶則只有35.7%,用戶整體以男性為主。男性用戶仍是主流用戶,女性比重略有上升。結合消費力與社交屬性進行展望,女性用戶的需求仍待發掘。
年齡方面,微信用戶平均年齡只有26歲,97.7%的用戶在50歲以下,86.2%的用戶在18-36歲之間。年輕化,依然是互聯網的基本業態。
職業方面,企業職員、自由職業者、學生、事業單位員工這四類占據了80%的用戶,此外,80%的中國高資產凈值人群在使用微信。從某個側面來看,微信用戶所代表的人群可視為中國中產階級及社會消費主力人群,代表了現階段的國內GDP消費的主力,并在社會地位中處于中高端,對于這部分人群能帶來的商機、消費與行業變革,不可小覷。這部分高知識、高收入人群在線下高消費(如:汽車、旅游、奢侈品、時尚快銷)中的購買力,足以影響行業發展。
(高資產凈值人群~話說,好像又拖了后腿啊~我都窮得快凈身了~)
3、微信對社交的影響力
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在小編周邊的一些同事與朋友中,微信通訊甚至僅次于打電話,成為與發短信并列第二位的通訊方式。微信24小時掛機者比比皆是。
(低頭一族膝蓋中箭了沒~)
微信作為中國微信用戶強大的社交工具,接近一半活躍用戶擁有超過100位微信好友。57.3%的用戶通過微信認識了新的朋友,或聯系上多年未聯系的老朋友。微信的強關系社交使得微信好友之間的交流變得容易,想通的興趣與話題常常引起一群好友參與互動。在朋友的朋友圈里發現自己朋友的驚喜,使得用戶不得不贊嘆“TA也是你的朋友嘛?哇塞~世界真小。”人脈六度理論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了廣泛的印證。微信的用戶粘性,不言而喻。
(微信上找到失散多年的暗戀女神并且發現她已長成大媽的酸爽真是不言而喻啊~)
4、移動信息消費行為
54%的用戶認為使用微信后,移動流量的用量增加了。40%的用戶微信流量使用占到全部流量30%以上。流量越來越不夠用的情況,似乎連總理都受不了了。結合5月份各大運營商調整資費與4G網絡的普及,移動端接入互聯網的總時長與總流量將持續提升。
微信成為近30%用戶手機上網使用流量多的應用。用戶在微信上的流量為所有應用中的高,遠高于微博,購物,視頻,地圖,郵件等服務。以社交為入口,接入更豐富的更便捷合作方功能(如:打車、京東、電影票、美麗說等),使得微信在APP接入口上的價值日益凸顯。
(小編表示微信上大的現金流來自~搶~紅~包~!看我的黃金大拇指!)
5、微信對娛樂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微信表情方面,56.5%的用戶未使用過微信表情,38.3%的用戶使用免費微信表情,而只有5.2%的用戶愿意為微信表情付費。
微信直接帶動的消費支出中,娛樂占了53.6%、公眾平臺占了20.%、購物占了13.2%、出行占了11.3%、餐飲只有2%。據統計,微信直接帶動的生活消費規模已達到110億元、其中娛樂消費時大支出,規模為58.91億元。加之騰訊力推的微信支付模式,2015年已深入機場、旅游、醫院、酒店、超市、便利店等十多個行業,隨身便捷的支付方式,成為了繼POS機刷卡之后新的電子支付方式。騰訊微信支付的現金流量,將成為支付寶后又一重要的電子商務支付接口。
(每次在便利店假裝不會微信支付,騙取美麗售貨員微信的秘訣~我絕不告訴你們~)
另外在微信打車用戶中,每月消費100元左右的用戶比例達到34.3%。微信作為多功能生活服務功能平臺的便捷性與隨身性遠大于獨立APP,以微信服務號為基礎進行二次開發后,功能服務上可以滿足日常基本功能使用。特別適合餐廳自助點餐、酒店管家服務、旅游智能體驗等初次使用場景。微信支付生態的前景極為可觀。
6、微信提供的公共服務
2015年第一季度末,通過微信已實現大部分城市的當地社會公共服務,包括公共交通、生活設施繳費、醫療、市政等服務。
微信“搖一搖”功能也被擴展,繼而使得商家可以為用戶提供優惠券等促銷活動。
7、微信支付和錢包
微信支付和錢包功能通過新年紅包等交互活動獲得了用戶的廣泛歡迎。企業紅包營銷,優惠券營銷等已支付為接口的互動營銷方式將在今年內得到廣泛應用。不論是廣告營銷總額還是單體用戶營銷價值,對比傳統營銷在性價比、傳播性上均有顯著提升。
(不和我搶紅包~我們還可以做朋友)
8、微信公眾號
關注比例方面,29.1%的用戶關注了自媒體、25.4%的用戶關注了認證媒體、20.7%的用戶沒有關注任何公眾號、18.9%的用戶關注了企業商家、而5.9%的用戶則關注了營銷推廣類賬號。
可以說,公眾號是微信的主要服務之一,近80%用戶關注微信公眾號。企業和媒體的公眾賬號是用戶主要關注的對象,比例高達73.4%。就拿旅游業為例,對于低頻消費的景區而言建立一個智能服務為主的微信服務號,其投入成本遠低于開發獨立APP,在運營成本上微信服務號的接入效果也強于APP的下載安裝。
(沒WIFI的地方讓我下載APP,這不是耍流氓么~刷流量嘛~)
微信公眾號用途方面,用戶關注公眾號主要目的是獲取資訊41.1%,其次是方便生活的36.9%和學習知識的13.7%。
微信公眾號的消費比例方面,公眾平臺賬號服務收費偏向于低單價模式,42.1% 的用戶每月消費低于10元。
9、總體社會影響力
微信作為一個社交APP面世以來隨著用戶量的積累與軟件的迭代升級,在致力于連接一切,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信息溝通無阻礙的基礎上。微信也發展出了一個新興的生態系統,每一個在微信平臺上的個體用戶、公司、組織都是這個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繁榮共生,互利共贏。微信終也將也成為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組織、人與社會的連接器,承載著信息樞紐和轉化的重要使命。
(別的不好說,起碼有了微信,要妹子的聯系方式又多了一種選擇~)
Ps:報告數據來自《2015年微信用戶數據報告》、《2014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統計報告》等業內分析報告。

